全國創意與智慧科技競賽

從雲端運算、體感互動、人工智慧到虛擬教室,數位科技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我們的生活,也帶來無限想像與便利。本競賽將帶領大家走進智慧時代,親身體驗科技如何創造生活的新可能與美好!

為鼓勵全國高中生及大專院校勇於挑戰、激發創意,我們特別設立 「人工智慧組」、「機器人創作組」 「資訊教育組」,打造一個結合創新、技術與交流的舞台。參賽者將能:

  • • 從發想、設計到作品實現,挑戰多元任務與完整歷程
  • • 透過實戰與交流,磨練專業技能、培養團隊合作與解決問題能力
  • • 與全國頂尖隊伍同場競技,分享經驗、拓展國際視野
  • • 累積寶貴的成果、人脈與舞台經驗
主辦單位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
承辦單位 中華資訊與科技教育學會
協辦單位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人工智慧產學發展中心、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

競賽主題



挑戰任務 — 人工智慧組


具備人工智慧基礎知識與開發能力的參賽者,需運用AI技術針對特定問題提出具創新性與實用價值的解決方案,並開發完整的應用程式或系統。範疇可涵蓋 自然語言處理、影像辨識、語音識別 等領域,並需展示AI模型在真實情境中的運作與成果,將著重於創新性、實用性、技術完整度與展示效果。


挑戰任務 — 機器人創作組


具備機械設計、電子控制及程式設計能力,並對機器人設計與製作有興趣的參賽者,需設計並製作一台具創意且功能完整的機器人,完成特定任務挑戰,如 障礙賽、物體搬運、精準行走、人機互動演示 等。比賽將考量機器人的 機械設計、動力系統、感應器應用、程式控制 等方面的綜合表現。


挑戰任務 — 資訊教育組


對資訊科技教育有興趣,並具備課程設計或教育工具開發能力的參賽者,需針對不同年齡層學生,設計一套與資訊科技教育相關的課程或工具,並提供完整的教學方案,作品形式可為 教案設計、教學工具(如應用程式或網站)、資訊教育創新推廣方案等,內容須具備教育性、創新性與實用性。

▎重要時程

  • 報名截止日期:即日起至2026年04月03日 (週五) 下午5時截止。
  • 作品繳交時間:2026年04月04日 (週六)。
  • 公布晉級名單時間:2026年05月08日 (週三)。
  • 展示作品與頒獎日期:2026年05月20日(週三)。
    註:『參賽隊伍須派一名或以上參賽者至會場展示』。

▎參賽資格與報名方式

  • 本次分為中學組及大專組(包含碩班)競賽,其中資訊教育組競賽類別只限大專組(包含碩班)報名,每團隊成員包含主要創作人1名,共同創作人最多2名。(每隊1~3人)
  • 每團隊只限報名一組創作組別,報名截止後不得更替參賽成員名單。
  • 不得以同成員更換創作人跨組報名,跨組報名者,將依據大會規定取消參賽資格。
  • 參賽費用: 新台幣參佰元整。
  • 參賽作品接受以中文撰寫或中英文並列,請線上填寫報名表及相關資料。

▎競賽文件繳交規定

競賽分成二個階段,如下說明:

第一階段 文件審查(60%)

各項評分標準

挑戰任務 — 人工智慧組

  • 創新(20%):作品是否提出了全新的概念、技術或應用場景,與現有解決方案相比是否有顯著的改進或創新。
  • 實際應用價值(10%):作品是否能夠在現實世界中發揮作用,包括作品的可行性、落地能力以及是否滿足目標用戶的需求。
  • 技術深度與模型性能(10%):參賽者是否運用了高水平的技術及作品中的技術選擇是否合適,解決方案是否經過優化,並達到預期效果。
  • 完整性與展示效果(20%):作品是否達到預期的功能且能實際應用,展示時,參賽者是否能清晰、有條理地解釋作品的運作、設計思路發其優點。

挑戰任務 — 機器人創作組

  • 創新(20%):參賽機器人與市場或現有技術相比,是否具備新穎的概念或獨特的功能設計,以及其是否能解決新問題或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 機械穩定性與精密度(10%):機器人結構設計是否合理,機械元件是否協調運作,在執行任務時是否能保持穩定運行、具備高精密的動作控制和準確性。
  • 技術性與實用性(10%):機器人是否具備實際應用價值,並且在現實情境下具可行性,機器人是否運用了先進的感應器、運動控制、程式設計等技術。
  • 完整性與展示效果(20%):參賽作品是否具備完整的功能,能夠實際執行參賽者所描述的任務,並展現出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效果。

挑戰任務 — 資訊教育組

  • 創新(20%):教學方案是否提出了解決教學問題的創新思路概念或方法,透過技術的應用或工具提供學生的學習體驗。
  • 實用性與適應性(10%):作品是否考慮到目標學生的年齡、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應能有效地幫助他們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並適應其學習習慣或需求,確保具有實際的教學價值和應用潛力。
  • 技術工具的運用(10%):參賽者是否巧妙且有效地運用資訊技術工具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增強教學過程的互動性、趣味性和學習效果。
  • 教學效果的展示(20%):教學效果的展示是否清晰、具說服力,參賽者是否能夠通過展示,具體呈現教學方案的應用方式及其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第二階段 實體展示(40%)

各項評分標準
作品設計文件 10%、簡報表現 10%、實體展示 20%

實地測試

  • 由評審委員實地評分,於 115年05月20日(週三)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至善樓B1 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實地測試時,必須提供「作品簡介文件」紙本 2 份,供評審委員查核。
  • 各組入選三隊,競賽當天須到現場簡報,簡報時間5分鐘,評審問答5分鐘,共10分鐘。

評審流程說明

  • 每組評審會議時間為 10 分鐘,評審將親自前往各參賽隊伍攤位進行評分。
  • 每次評審時間如下安排:前 5 分鐘:隊伍簡報專題想法與展示機器人方案、後 5 分鐘:評委提問,深入了解作品內容與設計概念。
  • 請各隊伍準備好簡報與展示,掌握時間,清楚表達作品特色。

活動辦法

榮譽獎項資訊如下:

組別 競賽類別 名次 獎項
中學組 人工智慧組 特優一名 新台幣貳千元整;獎狀乙張
優等一名 新台幣壹千元整;獎狀乙張
佳作一名 獎狀乙張
機器人創作組 特優一名 新台幣貳千元整;獎狀乙張
優等一名 新台幣壹千元整;獎狀乙張
佳作一名 獎狀乙張
大專組 人工智慧組 特優一名 新台幣貳千元整;獎狀乙張
優等一名 新台幣壹千元整;獎狀乙張
佳作一名 獎狀乙張
機器人創作組 特優一名 新台幣貳千元整;獎狀乙張
優等一名 新台幣壹千元整;獎狀乙張
佳作一名 獎狀乙張
資訊教育組 特優一名 新台幣貳千元整;獎狀乙張
優等一名 新台幣壹千元整;獎狀乙張
佳作一名 獎狀乙張
※得獎名單另行公布※
※若參賽作品未達評審標準,主辦單位保留部分獎項從缺之權利※

成績公告:本活動官網

頒獎典禮:2026年05月20日 (週三)
※暨「2026 ICEET數位學習與教育科技國際研討會」共同時段頒獎。※
※得獎者將於2026年05月20日 (週三)上午9:30前,將其作品帶至現場並佈置攤位。※

作品展示與頒獎地點: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至善樓1F(國際會議中心)。
作品展示與頒獎地址:10671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不克出席展示作品者,視同放棄得獎資格。

▎聯絡資訊


中華資訊與科技教育學會 / 聯絡人:蔡小姐
Email:service@cacet.org / 網址:www.cacet.org / 電話:02-8226-5021 分機3021 / 傳真:02-8226-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