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QRC、V5RC|蘇品瑜 裁判
✦北一女中機器人研究社
✦2019 FRC機器人選手

▍與VEX相識之初
我從國小開始就對機器人充滿興趣,高中時加入學校的機器人研究社,接觸到FRC機器人賽事,我主要負責機器人的底盤部分,包括維修、CNC及其他設備的加工使用,對我來說既有趣又充滿挑戰。然而,在高二要出國比賽的前幾天,比賽因疫情爆發而取消了,一直是我心中的遺憾。
大一時,社團同學跟我們分享學會的VEX機器人師資培訓資訊,並邀請我們參與這項計畫。起初,是以作為學會培養的講師進行教學或成為VEX U選手參加比賽為目標,但因為大學後大家各奔東西,難以配合時間,最終無法順利完成培訓要求的機器人。後來,大家各自選擇是否要繼續參與後續的裁判訓練,因為有熟悉的朋友們一起,我抱著想挑戰的心態參加了,沒想到這開啟了我的裁判之路。


▍身分轉變後,在輸贏之外,是責任
作為選手時,我的緊張感來自於競爭,無論在社團內爭取幹部名額和出國人選,還是在比賽中與其他隊伍對抗,最在乎的就是比賽的輸贏。
然而,作為裁判,緊張感則源於責任,曾經當過選手的經歷讓我更加體會到選手們在比賽前和比賽中付出的努力,了解每場比賽對於他們的重要性,並深知被判決違規時的不甘。因此,我們的責任是確保在每一場比賽都能付出100%的專注和認真,做到公平、公正,注意每一個細節,並妥善處理突發狀況。
▍最困難卻也最重要的「公正」
即使深入研讀競賽手冊,並預設許多情境,但在執法過程中仍經常會發生許多意想不到的突發狀況。我認為這是對裁判能力的最大考驗,不僅需要運用規則來說明情況和進行判罰,還要在規則不夠明確的情況下果斷作出決定。此時,更要邏輯清晰地向選手解釋判決,以避免雙方產生歧見和爭論,這是我認為最困難卻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一路以來的初心,伴著成長
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是脫離了選手身份後,依然能透過比賽中選手的表現找回對於玩機器人的熱忱。身為機械系大學生,我也能夠從機器人的特殊結構和操作中得到啟發,並在一次次的執法過程和解決問題的經驗中,獲得了自信和成就感。此外,在這段機緣下,也結識了許多好夥伴,並得到了學會夥伴們、主裁判們、老師們的幫助和指導,讓我在每次擔任裁判時都感到安心並充滿樂趣。
▍盡心、努力是對自己最大的負責,看見無限可能
很感謝當初馨予同學帶我接觸VEX,我認為自己在機械方面並不是最有才能的,但透過這段機緣和後續的努力,我如今也能夠成為主裁判。曾經對當裁判這件事抱有憧憬和敬畏,自己從未想過會擔任三年的裁判。看到選手們在場上奮鬥的樣子,讓我記起當初作為選手的自己,不禁感慨「哇!我是個大人了呢!」希望大家在賽事中能盡全力並玩得開心,無論輸贏、挫折失敗或勝利成功,都能成為未來值得回憶的一段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