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運用智能籃球與感應器探討不同高度下罰球空心球與進球角度的關係

黃昱碩|國立宜蘭高中|arthur2019260@gmail.com
鄭宇智|國立宜蘭高中|joe0905014181@gmail.com
羅元辰|國立宜蘭高中|thomas930405@gmail.com
賴胤瑋|新北市新莊區榮富國民小學|puta0612@yahoo.com.tw

下載PDF

▌摘要

本文主要利用智能籃球收集罰球時的入球角度資料,探討在不同身高下罰球入球角度的差異。研究樣本為研究樣本為同一位身高為170公分男性,透過木板疊放的方式進行身高調整,模擬研究樣本身高分別為180公分與190公分,各分別進行罰球測試與完成50次成功罰球進球資料收集。研究發現身高的確會影響罰球時空心球的入球角度,在分析50次罰球入球角度後高度170公分的進球區間集中於42度-48度區間,180公分進球區間集中於0度-37度區間與42度-48度區間,190公分時進球區間集中於42度-48度區間。透過one-way ANOVA與事後比較統計方式進行不同身高整體入球角度的差異顯示身高170公分的平均進球角度高於180公分與190公分的平均進球角度並達顯著差異,進一步分析在不同入球角度區間的差異,顯示在42度-48度入球角度區間170公分身高入球角度高於180公分並達顯著差異,在其他入球角度區間則無顯著差異,顯示身高對於42-45入球角度區間有所影響。適當的罰球的入球角度對於罰球命中率(FTP)有所影響,在實際罰球練習時,透過智能籃球提供入球角度數據的即時回饋,協助學習者適時調整罰球機制,反覆練習增加投籃時的穩定度與準確性,進而提高罰球命中率。

關鍵字:智能籃球、罰球命中率、籃球入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