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行動科技融入自然科教學-以月相變化概念發展為例

黃昭銘*|宜蘭縣宜蘭市中山國民小學|stanely503@gmail.com
張至文|宜蘭縣宜蘭市中山國民小學
鄭文玄|宜蘭縣宜蘭市中山國民小學
汪光懿|宜蘭縣宜蘭市中山國民小學
*本文通訊作者

下載PDF

▌摘要

本研究目的主要是探究透過行動科技融入自然科「月相變化」教學活動之學習成效分析,課程活動規劃時間為160分鐘(四節課),參與的學生共四班(n=88),並將學生隨機分成實驗組(n=42)與控制組(n=46)兩組分別進行教學,實驗組學生接受行動學習融入教學,控制組學生則接受傳統教學方式。資料的收集採開放性問題方式讓學生回答,前測資料收集時間在課程進行前施測,後測資料則在課程結束後進行。資料分析是將學生前、後測結果進行概念屬性編碼,分別依照所描述的概念屬性分類成:科學概念、另有概念與迷思概念三種,編碼後進行統計分析。依照研究資料進行共變數分析(ANCOVA)其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與控制組學生分別在提升科學概念數與降低另有概念數方面達顯著差異,組間效果的考驗在科學概念,與另有概念達顯著水準,在迷思概念則未達顯著水準。為了深入瞭解行動學習融入自然科教學與傳統式教學對於學生的學習成效影響,在統計分析中將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分別進行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pair-t test),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於前、後測的表現在科學概念與迷思概念兩方面的進步達顯著差異,在另有概念數方面則無顯著差異,結果顯示透過行動學習融入教學對於提高學生科學概念學習與降低迷思概念方面有顯著差異。本次研究顯示結合行動科技與應用軟體的行動教學模式有別於傳統教學方式,不論在學生概念學習、同儕學習、補救教學與教學診斷等教學活動安排上,透過這些科技的輔助讓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靈活應用這些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成效。

關鍵字:科學學習、行動學習、月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