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懿萱 (通訊作者)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
E-mail:evanyi199810@gmail.com
鄭海蓮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
E-mail:JENGHL@mail.ntust.edu.tw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同步視訊與虛擬替身技術導入於生涯輔導歷程中,對大學生之生涯自我效能之影響。隨著 Web 3.0 技術的迅速演進及 COVID-19 疫情所帶來的面對面諮商輔導限制,遠距諮商輔導需求日益提升。虛擬替身作為元宇宙互動環境中的關鍵應用,具備提升情境臨場感與保障使用者匿名性的特性,透過 AI 技術判讀人物的表情變化,進而有助於降低個案外貌焦慮,促進其在晤談歷程中的開放性與參與度。
本研究採真實驗研究設計,邀請 10 位具備專業資格之輔導人員 (含心理師、實習心理師與學校輔導教師) 及 40 名大學生參與,並隨機分派至視訊組與虛擬替身組,每位受試者皆接受一次為時 45 分鐘的半結構式生涯輔導。研究工具包含生涯自我效能量表,輔以質性訪談進行資料補充量化不足之處。實驗平台採用 Zoom 視訊軟體與 MetaForest 元宇宙輔導環境。輔導人員於培訓前接受專業培訓;學生則於諮談前後施測自我效能量表,以量化方式檢視不同輔導模式之成效,並透過深度訪談,蒐集輔導雙方之主觀經驗。
研究結果顯示,無論使用何種數位工具介入,皆能顯著提升學生的生涯自我效能。本研究成果可作為遠距與科技輔導實務的重要實證依據,亦對未來輔導專業人員之培訓設計與虛擬替身於輔導實務之應用推展,提供具體建議,進而促進其在生涯輔導及元宇宙輔導場域之應用潛能與可行性。
關鍵字:元宇宙、虛擬替身、線上輔導、生涯自我效能